Language Switch

媒体中心集团动态

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探路者——谭旭光

2019年10月12日

  20多年前,他团结带领职工大刀阔斧推进改革,探索形成国企改革的“潍柴模式”;20多年来,他心无旁骛攻主业,致力打造高端制造,叫响中国制造“潍柴品牌”,他就是山东重工党委书记、董事长,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9月25日,他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在这一称号的背后是一位国有企业家为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趟新路的谭旭光故事、潍柴故事、中国制造故事。

  大胆改革,形成国企改革的“潍柴模式”

  创建于1946年的潍柴集团,是一家有着鲜明红色基因的国有企业,从事柴油发动机的研发制造。1998年,有13600名职工的潍柴,6个月发不出工资,人心涣散,濒临倒闭。在生死之际,37岁的谭旭光临危受命,成为潍柴历史上最年轻的厂长。上任后,他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国企市场化改革,带领潍柴创造了连续20多年高质量发展的“潍柴速度”,成长为中国领先、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汽车与装备制造集团。

  上任伊始,谭旭光向全体职工“约法三章”:“坚持原则,敢抓敢管,不做老好人,不当太平官;扑下身子,真抓实干,为企业干实事,为职工办好事;以身作则,清正廉洁,要求职工做到的,我们首先做到,不允许职工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与此同时,他启动人事、用工、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打破了铁交椅、铁饭碗、铁工资,但这也引起很多职工的不满。谭旭光就把道理一一讲清楚。经过破釜沉舟的改革,潍柴干部由750人减到219人,职工总数由13600人减至8000人,“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能高能低”成为常态。

  在此基础上,潍柴进一步拉开“三三制”产权改革序幕,实现主辅业分离,探索形成国企改革的“潍柴模式”。

  定位全球,叫响中国制造“潍柴”品牌

  2002年,潍柴在行业内率先通过混改成立潍柴动力,引入境内外战略投资者,推行核心人员持股,并于2004年在香港上市。

  “国有企业只有在与全球巨头的博弈中才能成就世界级企业。”上世纪90年代初,谭旭光从开拓东南亚市场做起,带领潍柴外贸人开启了潍柴海外业务的“第一个黄金时代”。1996年出口创汇6000万美元,树起了我国机电工业出口的一面旗帜。

  潍柴通过海外投资建厂、技术输出、产品出口等国际化举措,输出中国式管理和企业文化,将全球资源重新配置,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树立了“中国制造”走出去的成功典范。

  在谭旭光的带领下,潍柴先后跨国并购法国博杜安、意大利法拉帝、德国凯傲和林德液压、美国德马泰克和PSI,掌握了全球高端叉车、智能物流、高端液压、燃气动力等优质的产业和技术资源。战略投资英国锡里斯动力、加拿大巴拉德动力,与加拿大西港燃料系统公司战略合作,掌控了全球领先的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和天然气发动机缸内直喷(HPDI)三大核心技术,为实现新能源全球引领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从一般出口贸易向深耕当地市场转变,在印度、缅甸、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生产基地,潍柴品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目前,潍柴已实现全球战略业务全覆盖,海外收入占比达到40%,所有海外并购项目整合后都实现高盈利。

  全球引才,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

  多年来,潍柴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走出了一条从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的转型之路,加大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工作。

  2003年,经过十几年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积淀,潍柴走向了正向自主开发道路,成功开发出了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WP10/12系列蓝擎国三重型发动机。谭旭光大胆决策,率先采用高压共轨技术,引领全球重型高速柴油机的技术路线。2012年,潍柴自主研发的电控ECU核心技术,从根本上突破了国际垄断,并实现了批量推向市场。经过十多年的调整,潍柴成为全球产品线最全的企业之一。

  科技创新离不开人,1998年,潍柴搞研发的只有十几人。当时潍柴仅有的两名硕士研究生之一张纪元,一度离开了潍柴。求贤若渴的谭旭光三顾茅庐,请回已离职2年的张纪元。如今,张纪元已是潍柴动力的副总裁、总设计师。谭旭光常说:“买设备不如买技术,买技术不如买人才。”

  全球引才是潍柴的一大亮点。谭旭光在构建全球高端合作创新体系的同时,深入欧美日的跨国公司和科研机构,先后引入中高端人才300多人,通过在当地成立研发中心聚集了600多名科研人才。

  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谭旭光带领潍柴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潍柴动力“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心无旁骛攻主业,为新战略目标奋进

  从1977年,16岁的谭旭光走进工厂干试验工起,始终坚守初心、保持定力,心无旁骛攻主业,带领潍柴不断推动中国制造加速向中国创造迈进,始终引领行业发展,奠定了行业领军地位。正如谭旭光所言:“在我的血液里流淌着发动机的柴油。”

  20年多前,潍柴先行先试、率先一步迈入改革深水区,不断消灭制约企业发展的“残”和“缺”,走出了一条国企改革重生、壮大腾飞之路,成为国企改革的成功样本和实践典范。而此后的每一次改革都让潍柴的着力点和兴奋点更加集中到技术和人才上,集中到坚持不懈打造核心竞争力上,让潍柴走在了高质量发展前列。这正是谭旭光“敢改革、善改革”的初心和目标所在。

 

回到顶部

研发

20000 + 
全球技术研发人员

5+10 
五国十地研发机构

发动机

  • 5,000,000台
  • 22kW-10000kW
  • 2亿千瓦
  • 全领域应用